“住得偏小”:改善與入市
看起來,對企圖將人徹底經(jīng)濟理性化的“住房即資產(chǎn)”,城市青年有著本能的拒絕。不過,這并不意味著,這樣的“居住理性”便能據(jù)此看清資本的面目,拒絕市場的誘惑。對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來說,購買住房為的是讓自己和家人過上更好的體面生活。實際上,這種“好日子”的生活邏輯,遠比“住房即資產(chǎn)”這一類的經(jīng)濟律令更為有效。正是它推動城市青年持續(xù)進入住房市場的軌道,欣然接受資本剝奪。
也許有人會說,對“好日子”的理解,城市青年肯定比上一代人來得寬泛,由此形成的生活樣式,也更為多樣。這樣的樂觀,明顯低估了居住問題對青年人的影響力。在被詢問“如果今后5-10年,您和家人的收入將穩(wěn)步提高,且有較大幅度的增長,您首先會做的是什么”時,39.7%的城市青年選擇了“買更好更大的住房,進一步改善居住環(huán)境”。而在訪談中,當被問及未來五年的打算或?qū)淼睦硐肷顣r,受訪者的回答也多是不假思索的一句——“買更大的房子”。那么,是不是這些人目前的居所太小,理應(yīng)“改善”呢?情況恐怕并非如此。
調(diào)查顯示,對那些已經(jīng)購買了住房的人來說,無論其實際的居住面積是多少,一個普遍的感受就是“住得偏小”。其中,居住面積為96-110㎡的群體,感到“住得偏小”的比例為50.9%,而在住130㎡以上的人群中,仍有27.8%的人覺得“住得偏小”。與之相應(yīng),在尚未購買住房的城市青年中,希望住111㎡以上的人占36.1%,而愿意住50-80㎡的——這一般是政府提供的經(jīng)適房的面積,僅占4.7%。也就是說,即便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住進了經(jīng)適房,也不會對居所感到滿意。
于是,在目前這一套“居住理性”中,無論收入多少、目前的居住面積如何、是否擁有產(chǎn)權(quán)房,都不能真正消除“住得偏小”的感受。這意味著,這一感受,與其說是由實際居住面積而來的需求,不如說是彌漫在社會之中的一種普遍的情緒或欲望。這一情緒或欲望的來源,絕不簡單。它既包括了主流媒體對“何謂居家”的極力鼓吹,廣告在推銷商品時對居住的種種暗示,也包括了房地產(chǎn)商持續(xù)更新的“家”的標配——“兩個洗手間”“衣帽間”……。它既來源于家門之外,不斷升級的生活壓力,使得青年越發(fā)希望在家里擁有更多的空間以便“任性”;也是因為有活力的社會空間持續(xù)萎縮,越來越多的生活內(nèi)容被“強行”塞回了居住空間。“自己的書房”——公共圖書館太遠,“自己的停車位”——小區(qū)停車位太少,“自己的游樂室”——孩子出去玩太不安全,“自己的別墅”——鄰居太吵,所有這些對居住空間的新需求,也就變得大受歡迎。如此一來,實際的居住空間恐怕永遠只能“偏小”,因為在生活壓力、媒體和房產(chǎn)商的指引下,城市青年感受擁擠的能力,始終飆升得更快。
如果說這種感受力構(gòu)成了對“好日子”的持續(xù)否定,那么它也構(gòu)成了相當一批城市青年前赴后繼、積極入市的動力源。正因為如此,在城市青年中,最關(guān)注樓市狀況的,并非房地產(chǎn)商們宣稱的“剛需人群”,而恰恰是那些購買了首套房,可以在商品房市場中,掌握時機,運用公積金貸款,以小換大,不斷擴大居住面積的群體。對他們來說,住房從來也不是徹底的資產(chǎn)。然而,將既有的居住面積及時投入市場,加以“擴大”或“改善”,卻是其參與市場、在資本競爭和生活重壓下保護自己和家人,維持“好日子”的主要方式。
對此,最敏感的自然是房地產(chǎn)商。近年來,他們的宣傳對象已經(jīng)從之前努力論證的“剛需人群”轉(zhuǎn)移到了這一批數(shù)量巨大、有待開發(fā)的“改善性人群”之上。政府和媒體當然也是鼎力相助。這不光表現(xiàn)為改善性住房政策的適時出臺,也表現(xiàn)為在這一政策中,居住面積成為“改善”的唯一標準。
然而,上述分析已經(jīng)說明,實際居住面積的增加,并不能真正解決由公共生活的困境所導(dǎo)致的“住得偏小”的焦慮感。更可能的情況倒是,當“居住的改善”被一味定義為“面積的增加”時,所有造成“住得偏小”的社會公共問題,都被轉(zhuǎn)化為小家庭理應(yīng)承受的赤裸裸的經(jīng)濟壓力,以便買房買車,憑一己之力最終過上“好日子”。而如此奮斗的軌跡,既成為后來者向往和模仿的對象,又往往構(gòu)成更新一輪的社會壓力。
篇幅所限,此處我們討論的只是“居住理性”較為基礎(chǔ)的一個方面,即在制度、媒體和市場的合力之下,城市青年形成了何種理解資產(chǎn)、住房、居住面積乃至“好日子”的“居住理性”。顯然,這一理性,雖能依照生活的直覺,否定“住房即資產(chǎn)”的虛構(gòu),卻又很容易在其“有限的洞見”中,同樣按照“好日子”的邏輯,陷入資本的迷局。
(本文所引用的數(shù)據(jù),全部來自于上海大學中國當代文化研究中心于2012年5-6月進行的“《上海市青年的居家生活狀況》調(diào)查”,特此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