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西歐極右民粹主義政黨的產生與發(fā)展,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筆者介紹歐洲學者Jens Rydgren的一個理論框架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44: 413-437, 2005)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之前,極右政黨在歐洲勢力強大。其運作模式包含以下要素:生物種族主義、反猶主義、反民主傾向。二戰(zhàn)之后,隨著民眾深入了解當時的極右勢力之行為,舊的運作模式聲名狼藉,迅速失去動員民眾的能力。為了重新贏得歐洲各國民眾的支持,極右勢力必須發(fā)展新的模式。這一新模式必須滿足以下條件:能夠適應歐洲不同國家的政治與文化環(huán)境,能夠引起眾多選民的共鳴,不能像舊的極右模式那樣在社會中廣受鄙夷。近幾十年來,歐洲極右政黨采納的新模式符合上述條件。它包含以下要素:種族民族主義、文化種族主義,以及反體制民粹主義。這一模式誕生于法國的1970年代末與1980年代初。1980年代中期,這一新模式取得明顯成功。法國“國民陣線”的代表被選入國民議會,國民陣線從此不再是一個邊緣性政黨。
極右政黨的一個重要策略,乃是采用反體制的民粹主義。這一策略可以為極右政黨樹立一個形象:既反對民主選舉產生的精英階層又不顯得反民主。為了顯得自己不同于現有主要政黨,極右政黨往往會聲稱,體制內政黨,包括執(zhí)政黨與在野黨,其實并無本質區(qū)別。法國國民陣線的瑪麗娜·勒龐就表示,法國實際上只有兩個政治派別,一個支持國民陣線,另一個反對國民陣線。通過采取這一策略,他們希望選民會將自己的政黨視為真正意義上的反對黨。為了不使自己的政黨混同于體制內的在野黨,另一重要策略則是將本黨的政綱置于正常在野黨的政綱與公開反民主群體的政綱之間。
在具備可操作的新模式之后,右翼政黨還需要適當的政治機會才能獲得成功。在西歐,有利于極右政黨產生與發(fā)展的政治機會包括:其一,政治空隙的出現。在政治空間中,各個政黨所處的位置與具體選民所處的位置并非完全重合。如果這一空隙不夠大,新的政黨就難以產生并持續(xù)獲得選民的支持。由于選民與政黨在政治空間中的移動存在著滯后現象,政黨的靈活性不如選民,有時就會出現政治空隙。這就給新政黨的產生提供了機會。
其二,不同議題所受關注度的變化。在西歐民主國家,人們的政治傾向主要取決于兩個方面:經濟層面和社會層面。二戰(zhàn)結束之后,西歐選民的政治態(tài)度主要取決于他們對經濟問題的看法。然而在過去幾十年,移民問題、多文化問題、女性主義、環(huán)境問題等社會文化問題對民眾的選舉行為產生了更大的影響,這種現象有利于極右政黨發(fā)展。
其三,體制內政黨在政綱方面的趨同。這種趨同會使民眾對體制內政黨,包括執(zhí)政黨與在野黨,失去信任,從而支持極右政黨作為“真正的”反對黨發(fā)揮作用。體制內政黨在政綱方面的趨同,也會導致政治空隙的產生。
其四,政治體制的開放程度。根據迪維爾熱定律(Duverger’s Law),多數投票制有利于穩(wěn)定的兩黨制的形成,而比例投票制則有利于多黨制的形成。顯然,在采用比例投票制的西歐國家,極右政黨更容易形成與發(fā)展。同理,中選門檻越低,越有利于極右政黨的初期發(fā)展。
其五,體制內精英盟友的支持。精英盟友可以增加新政黨的合法性與可見度。然而,主流政黨與極右政黨的合作,也可能縮小右翼政黨發(fā)展的政治空隙。在某種情況下,主流政黨占據極右政黨的意識形態(tài)空隙,具有先下手為強的效果。這種合作也可能使得新興政黨無法采用反體制策略。
其六,能否接觸媒體。像在瑞典這樣的國家,1980年代早期,只有兩個主要電視頻道。1990年代,由于有了許多商業(yè)頻道,這就為新政黨的產生提供了更多的曝光機會。這是1990年代初期瑞典右翼民粹主義政黨誕生的部分原因。
除了上述的政黨模式、政治機會之外,西歐極右民粹主義政黨發(fā)展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新模式的跨國傳播,傳播包括直接傳播或間接傳播。就直接傳播而言,較為成功的思想與做法更容易導致傳播的產生;地理位置接近有助于傳播的發(fā)生;在政治目標、意識形態(tài)、價值觀念等方面相近的政治組織較容易建立直接聯(lián)系。就間接傳播而言,新聞媒體促進了間接的跨國傳播,并使得別國極右政黨的成功成為本國極右政黨的機會,至少有利于增加其曝光度。在傳播過程中,接受者通常幫助本黨的積極分子接納被傳播的思想與做法,還會適當調整被傳播項目,使之適應本國環(huán)境,從而使極右政黨增加對本國選民的吸引力。
(作者為廈門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
【參考文獻】
①Jens Rydgren, “Is extreme right-wing populism contagious”,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 2005.
責編/張寒 美編/宋揚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chuàng)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