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大學黨委書記 邱水平
一年之前,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繼續(xù)發(fā)揚五四精神,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不辜負黨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負我們這個偉大時代。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北京大學援鄂醫(yī)療隊全體“90后”黨員的回信中,再一次對新時代中國青年給予高度評價,寄予殷切期望,“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凝聚著“五四”以來先進青年接續(xù)奮斗的歷史經(jīng)驗,體現(xiàn)了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成長成才規(guī)律的深刻把握,為培養(yǎng)新時代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了重要遵循。理想是大海航行的“燈塔”,本領是破浪前行的“引擎”,擔當是迎風蓄力的“風帆”,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構成了邏輯鮮明、體系完整的行動指南。高校必須始終堅持正確辦學方向,聚焦這三個關鍵詞,抓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緊扣時代主題,筑牢青年理想根基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條件下謀劃人生、創(chuàng)造歷史。”青年只有將奮斗目標融入時代主流,才能中流擊水、挺立潮頭。
五四時期,中國的先進青年救國救亡、振興中華的理想追求,鼓舞著幾代人的革命斗志,直至今天,仍激勵著我們不斷前進。五四以來,我們國家經(jīng)過艱苦卓絕的奮斗,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當代中國最大的政治,也是當代青年理想的時代主題。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當代青年必須把實現(xiàn)中國夢作為畢生追求,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做新時代的“追夢者”“圓夢人”。
要引領青年厚植愛國情懷。愛國主義是樹立遠大理想的基石,有了這種最牢靠的精神紐帶,就能自覺把個人奮進的腳步與國家發(fā)展的脈搏、與民族復興的進程同頻共振。從五四運動的“外爭國權,內(nèi)懲國賊”,到改革開放的“團結起來,振興中華”,再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不畏艱險、沖鋒在前、舍生忘死”,一代代北大青年用赤子之心和家國情懷譜寫了北大愛國進步的英雄篇章。在新時代,我們要繼續(xù)教育引導青年學生,把熱愛祖國作為立身之本、成才之基,聽黨話、跟黨走,胸懷憂國憂民之心、愛國愛民之情,不斷奉獻祖國、奉獻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輩子的頑強奮斗來體現(xiàn)愛國主義情懷,讓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始終在心中高高飄揚。
要引領青年筑牢信仰信念信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無論過去、現(xiàn)在還是將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撐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強大精神力量。”五四時期,一批先進青年經(jīng)過認真研究、比較,自覺扛起了馬克思主義旗幟并積極傳播,堅定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并始終堅持,使五四運動成為民族復興征程的新起點、里程碑。在新時代,我們要教育引導青年發(fā)揚五四精神,做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不懈堅守者、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積極踐行者,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作為最根本的精神支柱,在個人奮斗與國家命運的深度融合中實現(xiàn)人生價值。
扎根中國大地,鍛造青年過硬本領
“短綆不可以汲深井之泉。”青年要成就人生理想、履行時代使命,就必須錘煉過硬本領,不斷提升與時代發(fā)展相適應的能力素質(zhì),讓青春的航船破浪遠航,到達圓夢的彼岸。
五四時期,一批先進青年掌握了馬克思主義這一有力的思想武器,在思維視野、斗爭本領上有了新的提高,為形成新的革命文化和革命力量創(chuàng)造了條件,從而翻開了中國革命的新篇章。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一系列新事物、新情況應運而生,對廣大青年的“硬核”本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學生在大學里學什么、能學到什么、學得怎么樣,同大學人才培養(yǎng)體系密切相關。”高校必須扎根中國大地,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把我們的特色和優(yōu)勢有效轉化為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能力。
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堅持不懈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學生頭腦,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其中蘊含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在理論思維、知識本領上步入新時代。作為中國最早學習、研究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陣地,北大近年來深入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領航計劃”,組織召開兩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啟動“大釗班”等人才培養(yǎng)項目,努力深化馬克思主義對青年的輻射力、影響力。面對新時代的新要求,北大將進一步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推進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深化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引導學生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世界、改造世界,使馬克思主義在當代青年手中持續(xù)釋放科學真理的強大力量。
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當今時代,知識更新不斷加快,社會分工日益細化,新技術新模式新業(yè)態(tài)層出不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需要更多全面發(fā)展的復合型人才。高校要將全部資源和精力聚焦到立德樹人上來,堅持植根中華文明的深厚土壤、面向國家對高素質(zhì)人才的需求、瞄準國際高等教育的最高水準,優(yōu)化課程體系、教材體系、教學體系,建設高素質(zhì)教師隊伍,引導學生持之以恒、扎扎實實地打牢知識根基,適應時代要求,提高自身素質(zhì),施展個人才華,競展時代風采。
立足復興征程,增強青年擔當本色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xiàn)的,我們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廣大青年要成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力軍,肩負起國家和民族的希望。”當代青年要把理想變?yōu)楝F(xiàn)實、讓本領發(fā)揮價值,就必須具備勇于擔當?shù)恼蔚咨颓啻罕旧?/p>
五四精神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一代青年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肩挑重擔,一往無前、義無反顧,真真切切投身到推動民族復興的偉大實踐中,完完全全把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緊密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歷史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給了我們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最好機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新時代青年必須將責任與擔當作為青春的座右銘,讓理想植根現(xiàn)實的沃土,把本領用于奮斗的實踐,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要鼓勵青年投身基層一線。今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給在北京大學首鋼醫(yī)院實習的西藏大學醫(yī)學院學生回信,希望他們“珍惜學習時光,練就過硬本領,畢業(yè)后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以仁心仁術造福人民特別是基層群眾。”基層是最需要人才的地方,也是最能考驗人、鍛煉人的地方。近年來,北大有近2000名選調(diào)生扎根基層一線,在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奉獻青春、貢獻力量。在今年的就業(yè)工作中,北大堅決貫徹落實總書記回信精神,推出“支援邊疆建設、投身國防軍工”等一系列就業(yè)指導服務,引導學生把就業(yè)選擇與黨和人民的需要緊密聯(lián)系起來。面對青年的時代重任,我們將持續(xù)引導學生牢記總書記囑托,主動投身一線,積極奉獻基層,把青年的熱情和優(yōu)勢轉化成民族復興之路的一磚一瓦,讓青春在基層奮斗中不斷升華。
要引導青年樹立斗爭精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是前無古人的開創(chuàng)性事業(yè),前進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青年不僅要走得好順風路,還要開得了逆風船,方能彰顯擔當本色。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湖北告急的嚴峻時刻,北大有453名醫(yī)護人員主動請纓、奔赴一線、英勇抗疫。疫情期間,還有上千名北大醫(yī)科學生奮戰(zhàn)在流行病調(diào)查、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等抗疫崗位,許多北大選調(diào)生、志愿者、校友都奮戰(zhàn)在抗疫前線。在這場人民戰(zhàn)爭中,他們以無畏的氣魄、逆行的執(zhí)著,生動詮釋了新時代的斗爭精神。當代青年雖身處和平年代,但貫穿于民族復興征程的斗爭精神絕不能丟。我們要加強思想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讓學生在艱苦崗位經(jīng)受嚴格的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培養(yǎng)出“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英雄氣概和“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斗爭精神,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磅礴力量。(責任編輯:張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