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一直高度重視禮、義、廉、恥等道德品質。我國傳統(tǒng)文化始終把“知恥”當作做人的底線和自我修養(yǎng)的起點。人只有對自己的言行有羞恥之心,才能約束自己的行為,有所為有所不為。
什么是“恥”?恥就是羞愧、內疚。如果說廉能讓人有所不取,那么,恥則會讓人有所不為。子貢問孔子怎樣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士”,孔子說“行己有恥”。這里的行己有恥,就是對自己的不良行為要有羞恥之心。在孔子的心目中,知恥是第一位的。一個有了羞恥心的人,才能知榮明恥,知道底線在哪里。這是先人們留下的寶貴財富,已經深深印刻在我們民族的血脈中。知恥之心是人的天良所在。試想,當一個人起一惡念時,便會生羞恥之心;當一個人行一惡事時,便感到愧疚恐懼,有羞恥心愧疚心恐懼感,往往就會制止內心的邪惡念頭。知恥是保全一個善念、行為不離正道的護欄,所以說:“恥可以全人之德”。樹立正確的是非、善惡、榮辱觀是知恥的前提,知恥心的培養(yǎng)是一個道德認知的過程,從個人來說,一個喪失自尊心的人是很難知恥的,一個不明是非、善惡、榮辱的人是很難知恥的。
知恥是做官做人的底線。人之所以為人,人之所以為天下貴,還在于人有理想有思想有夢想有信仰有追求。人之為人的底線除了道德禮義良知底線外,還有廉恥心。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做事做官先做人,會做官,未必會做人。自古以來,“廉恥”都是評判一個官員是否稱職的標準,廉與恥常常放在一起來加以運用和考量。古人說,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知恥是其他行為規(guī)范的根本,禮義廉、忠孝悌皆是建立在個體知恥的基礎之上,道德良知的約束之下。人做出有悖禮義道德之事,其根源就在于沒有知恥之心,毫無自知之明,認識不到自己行為失衡的病端。
知恥是官德的壓艙石。廉恥之心,是領導干部的道德品質;領導干部有廉恥之心,社會才會有良好的風俗。中國歷史上無數(shù)的事實都證明:廉恥心對從政者行為具有明顯約束和激勵作用。從政者要從知恥明辱開始,要珍惜自己及家人家族的名聲,免得被百姓指責,免得在歷史上留下污點。為保名節(jié)就要做到一塵不染,防微杜漸,不能有貪腐的“第一次”,切不可因小失大。“廉恥之心,立人之大節(jié)”,領導干部應該謹記。
清廉的官德源于知恥。為官能做到廉潔儉樸,是一種幸福,更是一種大智慧。廉恥是一種道德標準、行為規(guī)范,在古人看來,它比法律更重要。在當今社會,其現(xiàn)實意義也不可小覷。我們需要這樣一套價值觀來教化、塑造人們的內心秩序,當內心世界梳理得井然有序時,外在行為也就會隨之得到有效的規(guī)范,社會治理的任務也才能從根本上完成。
作者:王杰,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實學研究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