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視點】
作者:徐曉明(中央黨?!緡倚姓W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2022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我國要“實施教育數字化戰(zhàn)略行動”。這既是我國信息技術和現代教育融合發(fā)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十四五”時期加快教育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戰(zhàn)略。
當前,多個省市已經陸續(xù)開展教育數字化改革試點工作。教育部分批確定并公布了北京市東城區(qū)、廣東省廣州市、河北省雄安新區(qū)、浙江省溫州市等多個“智慧教育示范區(qū)”。這些試點、示范區(qū),均在各自教育信息化現狀的基礎上,進行了包括生態(tài)及場景搭建、數字資源建設、數字化評估等在內的有益嘗試。
教育數字化進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我國目前數字資源城鄉(xiāng)差別較大,還有一段較長的路要走。各地在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可以因地制宜、取長補短、協(xié)同推進、擴大優(yōu)勢,從頂層設計、理念認知、素質提升、數據積累和制度建設等多個方面做好工作。
做好數字資源頂層設計和生態(tài)重構
教育數字化通過“平臺+教育資源”構建教育信息化新生態(tài)。目前平臺上的教育資源紛繁復雜,涵蓋了國家級平臺、省級平臺、市縣及學校平臺的資源,此外還有一些機構建設的資源。這些資源有些是重復建設,有些則是封閉運營,暫未實現信息共融共享,出現了信息孤島。因此,國家層面要制定教育數字化的統(tǒng)一用戶標準、資源標準、服務標準、管理標準。要明確空間的內容及使用,各平臺要遵循統(tǒng)一的平臺數據空間服務等基本功能規(guī)范,在確?;竟δ芤蟮那疤嵯拢瑢崿F個性化服務。同時,教育數字化的新生態(tài)要突出共享和創(chuàng)新。在數字化環(huán)境下建立另一個學習場,借助數據資源和互聯(lián)網技術拓展教學空間,滿足學習者的多元化知識、即時化分享等個性化需求,通過技術手段創(chuàng)新為教育賦能。
提升教育數字化場景中個體的數字素養(yǎng)
數字素養(yǎng)與技能,是數字社會公民學習工作生活應具備的一系列素質與能力的集合。教育管理者、教師、學生以及家長等群體的數字素養(yǎng)都會影響到數字化教育的深度和效果。教育管理者認知和重視程度不夠,教師數字技術整合能力不足,家長對數字化的了解和應用能力參差不齊,學生線上學習中出現網絡沉迷等問題仍客觀存在。提升數字化教育相關群體的信息素養(yǎng),提高個體數字化學習的自我規(guī)范能力,不能僅依靠教育和培訓,還需要建立信息社會的綜合管理體系,需要政府在全面推進數字化社會建設過程中通盤考慮。
尊重教育和信息技術自身的客觀規(guī)律
首先,遵循教育的基本規(guī)律。教育要培養(yǎng)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時代新人。數字化下的教育流程、教學內容、教學目的都要以立德樹人為主,落腳點是增強和改變學生的學習效果,最終指向學生個體的發(fā)展。同時,要遵循科技發(fā)展的規(guī)律。數字科學有其自身特征,任何數據的優(yōu)化一定要經歷一個逐步升級完善的過程,要尊重信息化和智能化在教育垂直領域的獨特發(fā)展節(jié)奏,避免急于求成。要注意數據使用過程中的隱私保護、信息安全等問題,防止教育數據泄露或濫用。
建立數字化教育的評價和管理體系
數字化教育作為未來教育的基本構成,在發(fā)展過程中必然要面臨評價與管理兩個問題。目前,我國教育數字化轉型主要以試點為主,多個省市還以各自的數字化政策來推動改革,暫未形成完整的教育數字化評估和管理體系。同時,數據具有無邊界、碎片化特性,如果不做好邊界管理,將會導致數字化教育信息的泛化。此外,以數據算法為主的評估不能作為100%的依據,比如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表現的評估和分析,很大程度上和當時學習者的主動性有關,只能作為評估的參考,學生全面的學習表現評估還應該參考老師的主觀感受和意見。目前,數字化教育只是作為傳統(tǒng)教育的有益補充而存在,言傳身教的學校課堂教育不會被替代,但是教育的內容、方式、組織和結構等都可能發(fā)生重構。如何在目前的數字化教育語境下,逐步建立完整的教育數字化評估和管理體系,是教育主管部門需要重點考慮的內容。
《光明日報》( 2022年04月05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