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學生走出教室,參與公益項目、志愿服務、勤工儉學等服務學習,成為近年來不少學校關注的育人方式。這種以學生為中心、將學科學習與社會服務相結合的學習模式,具有很高的育人價值,是推進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有效途徑。
服務學習強調知識學習的情境性、社會性、生活性等特點,有助于學生把所學知識轉化為服務社會的真本領,突破教育教學中存在的一些“知”“行”分離現(xiàn)象。在解決問題、幫助他人的過程中,學生更容易理解學習的意義和知識的價值,進而提升實踐能力、提升核心素養(yǎng)、踐行社會責任、感悟擔當精神。
在北京市東城區(qū)史家胡同小學,這類新的課程形態(tài)深受孩子們喜愛。學生們發(fā)起了8000余個服務學習項目,文化傳承、公共安全、養(yǎng)老助老、扶貧幫困、環(huán)境保護等一系列社會熱點進入學生的學習視野。在老師的指導下,大家發(fā)現(xiàn)問題、制訂計劃、開展行動、回顧反思、總結分享,運用所學知識,力所能及地解決社會真實問題。在服務場景中運用知識、從經(jīng)驗反省中獲得知識,通過這樣的良性循環(huán),學生們獲得全面發(fā)展,逐漸成長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shù)娜恕?/p>
服務學習的開展還能有效促進家庭、學校、社會協(xié)同,形成育人合力。服務學習往往由一個孩子發(fā)出行動倡議,多個孩子及家庭共同參與推進,并引入社會資源單位的支持,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家校社共同參與的學習共同體。通過親子互動、家校互動、社會聯(lián)動,每一個參與者都能成為深度參與學習實踐、全程參與教育過程的學習者,都能從中感受到教育的力量并實現(xiàn)自我成長。
服務學習在學科學習與社會生活之間搭建起橋梁,為學生成長開拓了廣闊的學習空間。未來,期待更多學生、家庭、學校、社會機構參與服務學習,為培養(yǎng)知行合一、全面發(fā)展的時代新人貢獻更多力量。
(作者為北京史家教育集團黨委書記、總校長,本報記者丁雅誦采訪整理)